1912年,中華書局創辦,陸費逵任局長,編制出版“中華國文教科書”。同年秋,設印刷所于福州路惠福里。
1913年,總公司遷至東百老匯路(今東大名路),設編輯、事務、營業、印刷四所。
1916年,靜安寺路總廠建成,中華書局大力引進國外先進印刷技術和設備。
1919年,中華書局憑借先進彩印設備,承攬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煙殼印刷業務,獲利豐厚,促進了書局的發展。
1935年,上海澳門路新廠建成??傓k事處、編輯所、印刷所、圖書館陸續遷入。印刷所門類齊全,擁有各類印刷機械300多臺,印刷圖書、雜志,國內外證券、債券、郵票、鈔票,以及商標、香煙廣告等工商界大宗印件。
1912—1949年 中華書局及印刷所在此38年間共出版印制各類書籍2萬余種,除教科書之外,還有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中華大字典》、《辭?!?、《中華百科叢書》、《四部備要(排印本)》、《古今圖書集成(影印本)》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書籍,成為引領民族印刷工業發展的翹楚。
1954年,中華書局實行公私合營,總部從上海遷至北京,印刷所留在上海,沿用中華書局上海印刷廠名稱。
1963年,中華書局上海印刷廠印制的《蘇加諾藏畫集》在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1965年,辭海編輯所編纂的新版《辭?!肺炊ǜ?,由中華書局上海印刷廠印制,小范圍發行。中華書局上海印刷廠已發展成為上海印刷行業工種齊全的大型骨干企業。1966年改名為上海中華印刷廠。
1979年,由夏征農任主編的辭海編委會編纂,中華、商務、新華三家印刷廠共同承印的新版三卷本《辭?!氛匠霭姘l行。
1982—1986年,在全國第一、二、三屆書刊印刷質量評比中,上海中華印刷廠三次蟬聯總分第一名。這段時期,上海中華印刷廠進行技術改造,完成了黑白書刊印刷由傳統凸版鉛字向膠印的轉化。
1987年,上海市市長江澤民同志來廠視察并題詞“發展文化 振興中華”。在全張四色印刷機旁,江澤民通過電視直播向全市人民發表元旦獻辭。
1988:上海中華印刷廠被國家計委列為首批對外承接印刷業務的企業;1995、1996、1997和1998年公司連續四次獲得上海市參加全國優質書質量評比第一名。
1990年,上海中華印刷廠被評為上海書刊印刷行業唯一的國家二級企業。
1992年,上海中華印刷廠被國家人事部、新聞出版署評為先進企業。
1998年,上海中華印刷廠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為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同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命名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為書刊印刷國家級定點企業。
2000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引進兩臺八色商用膠印輪轉機,當年彩印實物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對開色令大關。
2001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裝幀工藝的繼承與創新取得突破,成功恢復了已經十來年沒有投入生產的“蝴蝶裝”裝幀工藝,帶出一批制作蝴蝶裝圖書的新人?!渡虾J谐鞘锌傮w規劃》(1999—2020)采用蝴蝶裝傳統工藝;生活藝術空間叢書《繪畫卷》、《藝術卷》采用法式精裝工藝制作。
2002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許可“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的出口業務和本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
2006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榮獲國家人事部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表彰的“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共99家,其中印刷企業3家)。同年,公司獲得中鑒認證有限責任公司頒發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2008年,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集聚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優勢,組建新的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遷入青浦現代化印刷基地,并成為全國首批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
2011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的《辭?!罚ǖ诹娌蕡D本)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印刷復制獎。同年,公司榮獲上海市“十佳出版印刷企業”。
2012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獲國家出版總署印刷發行司頒發的“綠色企業大獎”。
2013年,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經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包裝認證審核,順利通過QS認證。
2017年,《提問諸子》獲美國印刷大獎銅獎,《大辭?!帆@中華印制大獎銅獎。
2019年,《中國陶瓷大系》獲得美國印刷大獎銀獎?!蹲x者》海外版獲美國印刷大獎銅獎。